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心脏健康的一大杀手,心脏负荷加重或肌肉损伤时,其泵血功能降低,输出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需要,同时它们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这种状态称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那么,心脏不好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 心电图检查
可以提示是否患有心脏病,或者是否曾经患过心脏病。医生也可以通过比较这些图表来追踪你的心脏状况。
2. 动态心电监测
便携监视器实时记录、不间断地跟踪心电活动和症状。
3. 超声心动图
通过超声波,医生可以发现心腔结构、瓣膜有无损伤或血液泵出能力大小。它有助于诊断疾病,并了解治疗效果如何。
除了这些检查,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心脏保持健康呢?
1、戒烟。吸烟会引起血管炎症,升高血压、影响血脂、导致血栓。戒烟不易,但戒烟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据调查研究显示,戒烟1年,心脏病风险会下降50%。
2、重视胸痛症状。任血压居高不下,是非常有损心脏的一件事情。血压升高,意味着心脏要用更大的力气把血液泵向全身。久而久之,会造成心力衰竭。高血压本身很少有明显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3、规范用药。除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也是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的。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时候,很多人意识不到风险,嫌用药麻烦或者担心药物副作用。在没有与医生商量的情况下,就停药或中断治疗,这将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当发生心梗之后,许多人才后悔没有坚持用药。
4、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心脏病风险因素,比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这些情况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却是心脏健康的“沉默杀手”。在心脏健康还没有受到影响时,就开始控制这些风险因素,能大大降低心脏病的发生。对待心脏健康,应该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亡羊补牢。
以上就是心脏不好需要做哪些检查的相关内容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的了解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