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冬季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
过去两年
新冠病毒占据着全球焦点
而最近
曾经的“老对手们”卷土重来
让不少人中招
肺炎支原体、流感、腺病毒、合胞病毒
都呈现共同流行态势
那么
如何判断是哪种病原体感染?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一起来看
01
如何判断是哪种病原体感染?
01
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咳嗽。
在起病时表现为有剧烈的阵发性的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头疼、流涕、咽痛、耳痛。在临床中,所有人群易感,但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
02
流感
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咳嗽、咽痛,可伴有寒颤。
03
腺病毒
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咳嗽、鼻塞和咽炎,另有部分分型的腺病毒可引起胃肠炎,导致腹痛、腹泻等。
腺病毒感染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免疫力正常的人群病程在7天左右可以自愈。
04
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甚至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今年呼吸道传染病要注意多病共防,尤其要注意,感染过一种病毒可能感染第二种,也可能“混合感染”,因此普通人要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高风险区域,也不能感染过就不戴口罩了。对于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及时接种疫苗非常必要。
02
这些有效预防措施做起来
通过掌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能够降低发生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
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密闭场所,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场所。以下场所和机构需要特别关注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1)学校、幼托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人群密集场所;
(2)地铁、公交车、飞机等人群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中;
(3)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
(4)剧院、电影院和餐厅等公共场所,以及大型活动,如演唱会场所、体育赛事场地等。
注意个人卫生
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应当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用肥皂(或洗衣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2)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处衣物遮挡口鼻。
(3)避免习惯性地用手触摸眼睛、鼻口。
(4)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在公共场所正确佩戴口罩等。
(5)在室外温度适合的情况下,建议适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对于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疫苗针对的呼吸道疾病,建议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疫苗,以减少感染或降低感染后疾病的严重程度。65岁以上老年人,未接种过肺炎球菌疫苗者也应尽早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如果既往接种过,间隔5年可考虑再次接种。
来源:健康中国、中国疾控中心、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