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采用便隐血试验(FOBT)与结肠镜检查相结合的阶梯式筛查策略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方法。以下是关于这种筛查方案的具体介绍:
初步筛查:作为初步筛查工具,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血液。这是因为早期结直肠癌或腺瘤可能会有微量出血。
非侵入性选择:这是一种简单、无创且成本效益高的方法,适合大规模人群的初步筛选。
愈创木脂法(gFOBT):传统的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来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
免疫化学法(FIT):基于抗体识别技术,专门针对人类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特异性更高,结果更准确,假阳性率更低。
需要按照指示正确收集样本,避免饮食和药物干扰(如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以确保准确性。
如果测试结果为阳性,则需要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确认。
确诊工具:结肠镜不仅可以直接观察整个大肠内部情况,还能对可疑病变部位取组织样本(活检),从而确定是否存在癌症或其他疾病。
治疗手段:在发现息肉时,医生可以通过内镜直接切除,防止其发展成癌症。
在检查前需做好肠道准备,通常是服用泻药清洁肠道。
检查过程中,患者处于轻度镇静状态,医生会将一根柔软、带有摄像头的管子插入肛门并缓慢推进至回盲部,全面检查结肠及末端回肠的情况。
初筛:首先使用便隐血试验(最好是免疫化学法FIT)对目标人群进行初步筛选。
转诊:如果便隐血试验结果呈阳性,建议尽快安排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随访监测:即使初次筛查结果为阴性,也应定期复查,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有家族史者)。
提高效率:通过初筛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结肠镜检查数量,降低医疗资源负担。
早期发现:有助于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如腺瘤),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阶梯式筛查策略结合了便隐血试验的简便性和结肠镜检查的确诊能力,既能够广泛覆盖目标人群,又能在必要时提供精确的诊断信息。实施这一策略需要根据个人的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筛查计划,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完成相应步骤。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获取详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