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具体特征取决于病原体类型、感染阶段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肺炎类型的CT影像特征,特别是提到的磨玻璃影(GGO, Ground-Glass Opacity)和树芽征(Tree-in-Bud Sign),以及其他相关的表现形式:
定义:指肺部影像中呈现的一种模糊区域,透过该区域仍可见到血管和支气管结构,类似于在玻璃上涂了一层薄薄的雾。
常见原因:
病毒性肺炎:如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在早期常表现为双侧或多灶性的GGO。
间质性肺疾病:包括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等。
其他情况:肺水肿、出血或某些类型的肺癌也可能出现GGO。
定义:指的是细支气管周围及内部充满液体或细胞碎屑导致的小结节与线状影相连形成的影像,形似树枝上的新芽,因此得名“树芽征”。
常见原因:
细菌性肺炎:尤其是支气管肺炎,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感染。
分枝杆菌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真菌感染:某些真菌性疾病也可能表现出树芽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有小气道炎症时可能出现此征象。
实变影:肺实质被炎症细胞或其他物质填充,导致局部密度增加,遮蔽了下方的血管和支气管结构。多见于细菌性肺炎。
蜂窝状改变:表现为多个小囊腔聚集在一起,类似蜂巢,通常与晚期纤维化过程有关,较少直接关联急性肺炎,但在一些慢性间质性肺病中可见。
网状影:由增厚的小叶间隔组成,提示存在间质性病变,可以是急性也可以是慢性的,如间质性肺炎或肺水肿。
马赛克灌注/衰减:由于不同区域的通气和血流分布不均造成的影像变化,可能出现在哮喘、过敏性肺炎或肺栓塞等情况中。
淋巴结肿大:某些类型的肺炎,尤其是结核病,可能会伴随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增大。
了解这些CT影像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并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单独依靠影像学表现难以确定具体的病因,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综合判断。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肺炎,请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