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精准筛查必做项目清单,结合医学指南与本地医院实践,覆盖从基础到高阶的检查,适用于不同风险人群(普通人群、高危人群、疑似症状患者)。
一、基础筛查项目(适合所有人群)
血压监测
目的:早期发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频率:每年至少1次;40岁以上建议每半年1次。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后测量,需安静休息5分钟。
血脂四项
检测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
意义: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指导饮食与药物干预。
建议人群:40岁以上、肥胖、糖尿病患者、吸烟者。
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的:筛查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
频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1次。
同型半胱氨酸(Hcy)
意义:高Hcy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密切相关。
适用人群:有脑血管病家族史或反复血栓事件者。
二、常规筛查项目(适合高危人群或疑似症状者)
心电图(ECG)
用途: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肥厚等。
适用场景: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初筛;体检常规项目。
局限性:无法检测静息状态下的微小病变。
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
重点内容:
心室壁运动(评估心肌供血)。
瓣膜功能(如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判断心脏收缩功能)。
适用人群:高血压患者、有心脏杂音者、术后复查者。
颈动脉超声
目的:检测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预测脑卒中风险。
意义:斑块厚度>1.5mm或狭窄>50%需进一步干预。
推荐频率: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1次。
动脉硬化检测(ABI/PWV)
检测内容: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意义:评估外周动脉弹性,早期发现全身动脉硬化。
三、进阶筛查项目(疑似冠心病或高风险患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
优势:无创、快速,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
适用人群:典型心绞痛症状者、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吸烟)者。
局限性:有辐射暴露,含碘造影剂需肾功能正常。
厦门推荐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设备先进,经验丰富)。
厦门慈铭体检中心(提供专项套餐)。
运动平板试验(负荷心电图)
目的:通过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检测冠心病。
适用人群:有典型劳力性胸痛、静息心电图正常者。
注意事项:需在专业心电监护下进行,禁忌症包括严重高血压、心衰等。
心脏磁共振(CMR)
优势:精准评估心肌活力、瘢痕、心肌炎等。
适用场景:不明原因胸痛、心肌病鉴别诊断。
厦门推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配备GE大型MRI设备)。
四、高风险人群专项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
适应症:
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需介入治疗)。
运动试验或CTA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确诊者。
风险:有创操作,需住院观察,费用较高。
厦门专家团队:厦心医院(全国领先,CMI值连续5年全国第二)。
超导心磁图(MCG)
特点:无创、无辐射,可检测微血管病变及心肌缺血。
优势:对冠脉CTA阴性但仍有症状者提供补充诊断。
厦门试点:解放军第174医院(技术引进中)。
动态心电图(Holter)
用途:24小时监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事件。
适用人群:阵发性心悸、晕厥、夜间胸痛患者。
五、厦门重点医院推荐
医院名称 特色项目 优势科室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冠脉CTA、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平板试验、心脏彩超 心血管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脏磁共振、颈动脉超声、动脉硬化检测 心血管内科、影像科
厦门慈铭体检中心 心血管专项套餐(含冠脉CTA、心脏彩超) 体检中心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心内科
六、检查注意事项
空腹要求:血脂、血糖、冠脉CTA等项目需空腹8小时。
预约提前:高端检查(如冠脉CTA)需提前3-5天预约。
报告解读:选择提供医生解读的机构(如厦心医院、中山医院)。
复查周期:高危人群建议每年1次全面检查,低危人群每2-3年1次。
七、后续管理建议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饮食(低盐低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
药物治疗:高血压(如氨氯地平)、高血脂(他汀类)、糖尿病(二甲双胍)。
定期随访:发现异常指标(如LDL-C>2.6mmol/L)需3-6个月复查。
通过以上清单,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