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检查的具体项目根据职业类型和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基础检查项目(所有职业通用)

常规体格检查
内科:血压、心肺功能、腹部触诊等。
外科:皮肤、淋巴结、脊柱四肢检查。
五官科:视力、听力、口腔、咽喉、鼻、耳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筛查感染、贫血等。
尿常规:检测泌尿系统疾病。
肝功能:如ALT、AST,筛查肝炎(甲型、戊型肝炎)。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等。
便常规:排查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
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筛查肺结核、尘肺病等。
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部分岗位要求)。
二、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的专项检查

1. 接触粉尘类职业(如矿工、建筑工人、纺织工)
肺部功能检查:肺活量、肺通气功能。
胸部X光/CT:筛查尘肺病、肺结核。
血常规:检测是否有血液系统异常。
2. 接触化学因素类职业(如化工、油漆工、制药)
毒物代谢物检测:铅、汞、苯、有机磷等。
肝肾功能:评估化学物质对器官的损伤。
神经系统检查:反应时间、肌力、神经反射等。
血常规/尿常规:筛查中毒性血液病或肾脏损害。
3. 接触物理因素类职业(如噪声作业、高温作业、辐射)
听力测试:纯音测听(噪声作业)。
高温作业:体温、电解质、心电图。
辐射作业:血常规、染色体检查、辐射剂量监测。
4. 接触生物因素类职业(如医护人员、实验室人员)
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HIV、梅毒等。
免疫学检查:布鲁菌抗体、炭疽杆菌筛查等。
5. 接触放射因素类职业(如核电站、放射科医生)
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染色体检查:评估辐射对DNA的损伤。
辐射剂量监测:个人辐射剂量记录。
6. 其他特殊职业
高处作业/电工作业:心电图、血压、眼科检查(视力、色觉)。
驾驶职业:视力、色觉、听力、反应能力测试。
三、职业健康检查的分类

上岗前检查
目的:发现职业禁忌证(如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适合餐饮行业)。
重点:基础体检+职业相关传染病筛查(如肝炎、肺结核)。
在岗期间检查
目的:早期发现职业病或健康损害(如尘肺病、听力下降)。
频率:根据职业危害程度定期检查(如噪声作业每年一次)。
离岗时检查
目的:确定离岗时的健康状况,用于职业病诊断依据。
要求:最后一次在岗检查若在离岗前90天内,可视为离岗检查。
四、特殊注意事项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通过检查?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阳性但无症状)且无其他传染病或职业禁忌证,可正常办理健康证或通过职业健康检查。
费用承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得由劳动者支付。
结果告知与档案管理
检查结果需在30日内告知劳动者,并保存健康档案至少15年。
五、推荐检查机构(以福建为例)

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湖头街107号。
项目:职业病危害专项检查(粉尘、化学、辐射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
地址:福州市台江区茶中路20号。
项目:综合体检+职业健康专项检查。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82号。
项目:传染病筛查、基础体检。
六、检查流程(以用人单位组织为例)
签订协议:用人单位与具备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签订协议。
提交资料:提供劳动者名单、职业病危害因素说明等。
接受检查:劳动者按要求完成体检项目。
报告出具:机构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用人单位领取并结算费用。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行业的检查项目(如餐饮、化工、建筑等),可以补充说明,我会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