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季心肺功能检查不能少

随着冬季来临,天气转冷,老年人心肺疾病高发,特别是慢阻肺患者更容易出现急性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根据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徐瑾的提醒,冬季是心肺功能检查的关键时期,老人更需重视心肺健康。
一、为什么冬季心肺功能检查不能少?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会使本不宽敞的气道更加狭窄,气道黏液更加浓稠,同时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盛行,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刺激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
据统计,我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人,作为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肺功能检查不仅能评估肺部功能和气流受限程度,还能帮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老人在家自测心肺功能的7个方法

1. 登楼试验
能用不紧不慢的速度一口气登上三楼,不感到明显气急与胸闷,说明心肺功能良好。
2. 血压检查
舒张期血压与收缩期血压之比正常为50%左右,如果低于25%或高于75%,则说明肺功能较差。
3. 血压与脉搏计算
收缩期血压加上舒张期血压之和,再乘以每分钟脉搏数,如果乘积在13000-20000之间,心肺功能良好。
4. 血压、脉搏与活动试验
平睡时血压、脉搏正常,在30-40秒内较快地坐起,如果下降不到1.4千帕,脉搏每分钟加快10-20次,表示心肺功能良好。
5. 哈气试验
距离一尺左右点燃一根火柴,使劲哈口气,能将火焰熄灭则心肺功能不错。
6. 小运动量试验
原地跑步一会儿,脉搏增快到每分钟100-120次,停止活动后,如能在5-6分钟脉搏恢复,则心肺功能正常。
7. 憋气试验
深吸气后憋气,能憋气达30秒钟示心肺功能很好,能憋气达20秒钟以上者也不错。
三、高风险人群建议

徐瑾医生建议,以下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年龄超过40岁
已经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呼吸困难
长期吸烟或接触粉尘、油烟
营养不良
直系亲属患有慢阻肺、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等
四、冬季心肺健康预防建议

注重保暖防寒: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室内温度尽量维持在25℃左右,并定期通风。
戒烟:吸烟人群出现慢阻肺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8倍以上。
饮食清淡:吃易消化食物,多喝水。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会产生过多二氧化碳,加重呼吸负担;多饮水可使痰液稀薄,促进排痰。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肺功能与免疫能力,如骑自行车、慢跑、五禽戏、太极拳等。
接种疫苗:建议慢阻肺患者每年定期接种流感疫苗,每五年接种肺炎疫苗,体质较弱的人需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五、重要提醒

"慢阻肺患者如若不及时治疗,情况严重者还将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徐瑾医生特别强调,冬季是慢阻肺高发期,老人应格外注意心肺健康。
如发现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等症状,切勿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如85岁的李大爷,有20年慢阻肺病史,凭借"经验"在家自行服用消炎药后,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最终被紧急送医。
结语
冬季心肺功能检查不能少,老人应养成定期监测心肺功能的习惯,掌握自测方法,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冬季防护,才能有效预防心肺疾病的发生,享受健康温暖的晚年生活。
健康小贴士:建议家中常备血压计、简易呼吸功能测试工具,定期自测,记录数据,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