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主要看的几项指标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临床中最常关注的指标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肝细胞损伤指标(反映肝实质损害)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丙转氨酶):最敏感的肝细胞损伤指标,正常值一般为0~40 U/L。肝细胞受损时,ALT会明显升高。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草转氨酶):正常值一般为0~40 U/L。AST升高也提示肝损伤,但特异性不如ALT。
γ-谷氨酰转移酶(GGT):正常值一般<50 U/L,对胆汁淤积非常敏感。
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一般为40~160 U/L,反映胆道系统功能。
2. 胆红素代谢指标

总胆红素(TBIL):正常值为3.4~17.1 μmol/L。
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值为0~6.8 μmol/L。
间接胆红素(IBIL):正常值为1.7~10.2 μmol/L。
3. 肝脏合成功能指标
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 g/L,反映肝脏合成功能。
球蛋白:正常值为20~30 g/L。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正常为1.5~2.5:1,比值倒置(<1)提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
胆碱酯酶:反映肝脏合成功能,肝损伤越严重,胆碱酯酶水平通常越低。
4. 临床最常用的"肝功五项"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检查以下五项作为肝功能基础评估: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
间接胆红素(IBIL)
其中,ALT是最敏感的肝细胞损伤指标,常作为肝功能异常的首要筛查项目。当ALT升高时,医生会进一步检查其他指标以确定损伤原因和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检查(如B超、CT等)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