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上下,血栓最容易堵在哪儿?
根据医学资料,血栓最容易堵塞在以下三个部位:
心脏(冠状动脉)- "心"的威胁

最常见部位:冠状动脉
危险后果: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信号:突发胸闷、胸痛、大汗,或无法用相关系统疾病解释的牙痛、咽痛、上腹痛
形成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
2. 脑部 - "脑"的威胁

最常见部位:脑血管
危险后果:急性脑梗死或脑栓塞
危险信号:肢体偏瘫、失语、昏迷、中枢系统障碍
特别注意:房颤患者左心房形成的血栓脱落后,易堵塞脑血管,我国房颤患者脑栓塞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的5~17倍
3. 下肢静脉 - "肺"的威胁

最常见部位:下肢深静脉(如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
危险后果: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后,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严重时可猝死)
危险信号:下肢突发肿胀、酸胀,患侧肢体比对侧肢体粗
形成原因:久坐不动、手术后长期卧床等导致血流滞缓
为什么这些部位容易形成血栓?

心脏:冠状动脉承受心脏收缩的持续压力,血管内皮易受损
脑部:脑血管分支多,血流动力学复杂
下肢:受重力影响,血液容易淤滞,静脉瓣膜多,易形成血栓
重要提示
静脉血栓被称为"沉寂的杀手",很多静脉血栓形成时没有任何症状
动脉血栓形成后往往症状明显,但发展迅速,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关键:避免久坐不动,适当运动,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血栓性疾病每年导致约1000万人死亡,是继肿瘤和心肌梗死后的第三大死因。如发现上述危险信号,应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