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功能三项检查详解
一、什么是胃功能三项检查?

胃功能三项检查是指对以下三项指标进行检测:
胃蛋白酶原I (PGI)
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
主要反映胃酸分泌功能和胃底腺粘膜健康状况
PGI升高常提示胃部有炎症、糜烂、溃疡存在
PGI降低提示胃体黏膜萎缩
胃蛋白酶原II (PGII)
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共同分泌
与胃黏膜炎症状态相关
临床使用PGI/PGII的比值(PGR)来判断胃黏膜健康状况
胃泌素-17 (G-17)
由胃窦G细胞分泌
反映胃窦部粘膜损伤状况
与胃酸分泌成负反馈调节,可间接评估胃体部粘膜健康状况
G-17≤1pmol/L:提示重度胃窦粘膜萎缩风险或高酸
G-17≥15pmol/L:提示胃体黏膜萎缩或胃窦增生风险
二、胃功能三项检查的操作方法

1. 检查前准备
空腹要求:需空腹8-12小时(通常前一晚10点后禁食)
药物禁忌:检查前3天应避免服用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以免干扰结果准确性
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
饮食要求:检查前应保持正常饮食,但避免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
2. 检查过程
采血:通过静脉采血2-3ml(通常在医院检验科进行)
采血后处理:按压穿刺点5分钟防止淤血
检测:将血液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PGI、PGII和G-17的定量检测
3. 检查后注意事项
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24小时,避免感染
饮食:恢复常规饮食,但建议保持清淡、规律
复查:如检查结果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明确病因
定期检查:长期胃部不适者需定期复查胃功能,必要时结合胃镜检查
三、胃功能三项检查的意义

早期胃癌筛查:是胃癌早期筛查的首选方法,可将高危人群筛选出来
评估胃黏膜状态:无创检测胃黏膜健康状况,被称为"胃黏膜血清活检"
诊断胃病:可辅助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
监测病情:用于动态监测胃黏膜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胃癌风险预测:《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推荐用于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
四、适用人群

根据《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以下人群建议进行胃功能三项检查:
年龄40岁以上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等胃癌前疾病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胃功能三项检查作为胃癌筛查的第一道防线,能有效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检查结果异常,建议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