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胸部CT检查是筛查肺部、纵隔、胸膜及心脏大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检查安全、结果准确,并能初步理解报告内容,以下是全面的注意事项与报告解读指南(依据2025年最新临床规范整理):
一、胸部CT检查前、中、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
去除金属物品
脱掉带金属拉链纽扣的上衣、项链、胸罩(尤其含钢圈)、皮带等;
建议穿无金属的运动内衣或医院提供的检查服。
是否需要空腹?
平扫CT(普通):不需要空腹,可正常饮食。
增强CT(需打造影剂):建议空腹4小时,避免注射后恶心呕吐导致误吸。
告知医生以下情况:
是否怀孕或可能怀孕(CT有辐射,孕妇禁用);
有无碘造影剂过敏史、哮喘、甲亢、肾功能不全;
正在服用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增强CT前后需暂停)。
【检查中】
保持仰卧位,双手上举;
听从技师指令进行吸气后屏气(约10–15秒),避免呼吸伪影;
全程不要移动身体,否则图像模糊影响诊断。
【检查后】
平扫CT:无特殊要求,可立即离开;
增强CT:
留观30分钟,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
多喝水(24小时内饮水1500–2000ml),促进造影剂经肾脏排出;
肾功能不全者需监测肌酐。
二、胸部CT报告如何初步解读?

CT报告通常包含影像描述 + 印象(结论)。以下是常见术语及其临床意义:
报告术语 可能含义 是否需警惕?
肺纹理增多、增粗 慢性支气管炎、吸烟、早期间质改变 长期吸烟者建议戒烟+肺功能检查
钙化灶 陈旧结核或感染愈合后表现 多为良性,无需处理
斑片状影 斑片影 局限性炎症(如支气管肺炎) 若有发热咳嗽,需抗感染治疗
磨玻璃影(GGO) 肺泡部分填充,见于病毒性肺炎、过敏、早期肺癌 >8mm 或持续存在需3–6个月复查
实变影 “白肺” 肺泡被炎性渗出物填满(细菌病毒性肺炎) 需结合症状+血常规判断严重程度
肺结节(实性亚实性)
• 实性结节:良性肉芽肿或肿瘤
• 磨玻璃结节(pGGOmGGO):可能为原位腺癌 >6mm 需随访:
- 6–8mm:6–12个月复查
- >8mm:3–6个月复查,必要时PET-CT或活检
边缘光滑 vs 毛刺分叶 光滑:多良性(如错构瘤)
毛刺、分叶、胸膜牵拉:恶性征象 毛刺征高度提示肺癌可能
纵隔淋巴结增大 短径 >1cm 需警惕转移或结核 结合其他病灶综合判断
胸腔积液 胸膜增厚 炎症、心衰、肿瘤或结核可能 少量积液可观察,大量需穿刺
三、重点人群特别关注项

人群 应重点关注
长期吸烟者(≥20包年) 肺结节、肺气肿、肺癌风险 → 推荐每年低剂量CT
有肺癌家族史 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动态变化
近期新冠流感感染者 磨玻璃影是否吸收?残留纤维灶?
职业暴露者(粉尘、石棉) 间质性改变、胸膜斑
四、重要原则:不要自行“对号入座”

单一影像不能确诊疾病!必须结合:
临床症状(咳嗽、咯血、胸痛、体重下降)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
既往病史和动态变化(对比老片子)
发现异常怎么办?
良性表现(如钙化灶、小实性结节<6mm):定期复查即可;
可疑恶性或持续不吸收病灶:转诊呼吸科或胸外科进一步评估。
五、温馨提示
低剂量胸部CT(LDCT) 是肺癌筛查首选,辐射仅为常规CT的15–110;
不要频繁做CT:无症状者每年1次足够,避免不必要的辐射累积;
报告看不懂? 拿给主治医生解读,切勿依赖网络搜索自我诊断。
如你已有CT报告,可提供关键描述(如“右肺上叶6mm磨玻璃结节”),我可以帮你分析风险等级和后续建议。
温馨提示:文中价格仅供参考,非最终价格,需要了解最新体检套餐价格,请联系客服:400-0011-999.
本站部分信息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