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分泌物检查(通常指白带常规检查)是妇科常见筛查项目,用于评估阴道微生态是否平衡、是否存在感染。
以下是2025年通用的白带常规报告单解读指南,帮助您看懂各项指标含义及临床意义:
一、白带常规报告常见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项目 正常结果 异常提示
1. 外观(性状) 无色/乳白色、稀糊状、无异味 黄绿色(滴虫/淋球菌)、豆腐渣样(霉菌)、泡沫状(滴虫)、脓性(细菌感染)
2. pH值 3.8 – 4.5(酸性环境) >4.5:提示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等
3. 清洁度 Ⅰ–Ⅱ度 Ⅲ–Ⅳ度:提示炎症或感染(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4. 白细胞(WBC) 0–5个/HPF(高倍视野) ↑增多:提示阴道炎、宫颈炎等炎症
5. 上皮细胞 少量或中量 减少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低有关
6. 霉菌(真菌) 阴性(-) 阳性(+):提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霉菌性阴道炎)
7. 滴虫 阴性(-) 阳性(+):提示滴虫性阴道炎(性传播疾病)
8. 线索细胞(Clue cells) 阴性(-) 阳性(+):提示细菌性阴道病(BV)
9. 胺试验(Whiff test) 阴性 阳性(鱼腥味):支持细菌性阴道病诊断
注:不同医院检测项目略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基本一致。
二、如何综合判断常见阴道炎类型?

1. 霉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典型表现:
分泌物:豆腐渣样或凝乳状
瘙痒剧烈
报告:霉菌(+),pH 正常(≤4.5),清洁度Ⅲ–Ⅳ度
治疗:抗真菌药(如克霉唑栓、氟康唑口服)
2. 滴虫性阴道炎
典型表现:
分泌物: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外阴灼热、尿频
报告:滴虫(+),pH >4.5,白细胞明显增多
注意:属性传播疾病,需性伴侣同时治疗
治疗:甲硝唑或替硝唑口服
3. 细菌性阴道病(BV)
典型表现:
分泌物:灰白色、稀薄、均匀,有“鱼腥味”
瘙痒较轻
报告:线索细胞(+) + 胺试验(+),pH >4.5
治疗:甲硝唑阴道栓或口服
4. 非特异性阴道炎 / 宫颈炎
表现:
分泌物增多、色黄,但霉菌、滴虫、线索细胞均为阴性
报告:白细胞显著增多(>10/HPF),清洁度Ⅲ–Ⅳ度
可能原因:卫生习惯差、宫内节育器、宫颈糜烂等
建议:进一步做TCT、HPV或妇科检查
三、重要注意事项

月经期不能检查:经血会干扰结果,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检查;
检查前24小时:
禁止同房;
禁止阴道冲洗、塞药;
不用护垫(避免污染样本);
“清洁度Ⅲ–Ⅳ度”≠一定有病:需结合症状和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无症状者检出霉菌/滴虫:也应治疗,防止复发或传染;
反复发作:建议查血糖(排除糖尿病)、性伴侣检查、阴道微生态检测。
四、示例报告解读

报告单内容:
外观:豆腐渣样
pH:4.2
清洁度:Ⅳ度
白细胞:++
霉菌:阳性(+)
滴虫:阴性
线索细胞:阴性
结论:霉菌性阴道炎,建议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避免搔抓,穿棉质内裤,治疗期间禁同房。
温馨建议
若报告异常但无不适症状,可复查一次确认;
若反复阴道炎(一年≥4次),建议做阴道微生态检测或药敏试验;
不要自行用药:不同阴道炎用药完全不同,用错可能加重病情。
如您能提供具体的报告单文字内容(隐去隐私信息),我可以为您逐项解读并给出建议。
温馨提示:文中价格仅供参考,非最终价格,需要了解最新体检套餐价格,请联系客服:400-0011-999.
本站部分信息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