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因全身骨骼系统长期、持续的丢失骨质所形成的疾病,此病在中老年人群中颇为常见,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常见于绝经期女性和老年人,是由于雌激素缺乏、骨质老化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多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妊娠哺乳、营养缺乏、肝脏病、肾脏病、胃肠病、药物和遗传等因素引起的。
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患者发生骨折后,不仅处理起来比较困难,骨折愈合慢,而且老年人还易诱发肺炎、血栓、压疮、尿路结石、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体检帮你发现骨质疏松
生化检查: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包括骨形成指标,骨吸收指标以及血尿骨矿成分的检测。
X线检查:是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骨矿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客观依据,其中双能X线测定的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
骨质疏松症状早知道
疼痛:是骨质疏松常见、主要的症状,其中以腰背痛较为多见。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身高缩短:无缘无故地出现身高缩短或驼背,某些患者身高可缩短10厘米以上。
脆性骨折:骨质疏松可导致骨强度降低、骨骼变脆变弱,即使受到轻微力作用,也可能发生骨折。
呼吸受限:严重的骨质疏松可导致脊柱后凸、胸廓畸形,致使胸廓运动力下降,同时造成呼吸功能下降,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教你预防骨质疏松
1、平时应注意补充钙质,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和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容易缺钙。含钙的食物有奶类、鱼、虾、海产品、豆类及其制品,鸡蛋、燕麦片、坚果类、骨头汤、绿叶蔬菜及水果等。维生素D能促进机体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可通过鱼类、蘑菇类、蛋类等食物补充维生素D。另外,每天多的太阳,也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2、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骨量丢失加速,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绝经期女性多吃豆类食物,帮助补充雌激素水平,预防骨质疏松。
3、吸烟、饮酒、过量饮用咖啡和高磷的饮料以及摄入过多的盐都会增加钙质流失,改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可减少骨质流失。
4、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很好的方法,能促进钙质吸收,减少骨量的丢失,促进骨的生长发育,还能增强机体的反应性,减少跌倒的风险。运动以中低强度为宜,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爬山等,年轻人群可进行负重训练,骨质疏松患者不宜做剧烈的运动。